丹参提取物对胆汁反流性胃癌有潜在的预防作用

丹参提取物对胆汁反流性胃癌有潜在的预防作用
共轭BAs与胆汁反流性胃炎高度相关。对对照组(n = 50)、BRG组(n = 50)和GC组(n = 45)的人胃切片和胃液进行分析。A) EGD和H&E染色代表图像,条形,50µm。B)人胃液中共轭BAs归一化浓度的热图。热图中每个细胞的颜色对应于每个样本中BAs的归一化和对数变换的原始丰度。C)人胃液中总BAs的浓度。D)人胃液中共轭BAs的浓度。E)人胃液的pH值。F)人胃液中8种升高的共轭BAs与pH值的Spearman相关系数热图。细胞的颜色表示Spearman相关系数(r)。G)人胃液中TDCA的浓度。 Data are shown as mean with SEM.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assessed using the Kruskal-Wallis test, #p < 0.005, *p < 0.05. BRG: bile reflux gastritis; GC: gastric cancer; EGD: 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 H&E: hematoxylin and eosin; GCA: glycocholic acid; GCDCA: glycochenodeoxycholic acid; GDCA: glycodeoxycholic acid; GUDCA: glycoursodeoxycholic acid; TCA: taurocholic acid; TCDCA: 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 TDCA: taurodeoxycholic acid; TUDCA: 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 BAs: bile acids. Credit:先进的科学(2022)。DOI: 10.1002 / advs.202200263

由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领导的研究发现,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隐丹参酮有治疗和预防与胆汁反流有关的胃癌的潜力。

研究人员揭示了胆汁的机制诱发胃炎、.他们解释说,反流胆汁酸(BAs)导致促炎症细菌的增殖,从而促进胃癌的发生,形成癌症。

研究结果发表在先进的科学

胆汁反流在胃癌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胆汁由肝脏分泌,储存在胆囊中,被释放到十二指肠以帮助消化脂肪。当连接胃和十二指肠的幽门受损或无法正常工作时,十二指肠中的胆汁就会进入胃,引发胃炎。有胃手术并发症、消化性溃疡或胆囊切除手术的人发生胆汁反流的风险更高。然而,胆汁反流诱导胃癌发生的机制尚不清楚。

浸大中医药学院副院长(国际合作)兼张安德中医特授教授贾伟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研究人员合作,就胆汁反流如何诱发胃癌进行了研究,并寻找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贾教授说:“我们首次揭示了胆汁反流促进胃癌发生的潜在机制。它为该病的新型预防和治疗方法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临床见解。根据新发现的机制,我们认为隐丹参酮是一种潜在的预防和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癌的中药制剂。”

胆汁反流改变胃环境

课题组采用色谱和质谱技术对5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BRG组)、50例胃癌患者(GC组)和45例对照组受试者的胃液样品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BRG组和GC组胃液样品中胆汁的主要成分BAs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BRG组(pH值约为3.5)和GC组(pH值约为4)的胃液样品酸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H值约为2)。

这一现象的解释是,与强酸相比,BAs是弱酸,它们流入胃,破坏了正常胃液的酸碱平衡,从而改变了胃环境。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一种名为TDCA的特殊类型的BA与BRG组和GC组胃液样品的pH值呈很强的正相关。

既往研究表明,胆汁反流与慢性胃炎症和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人员检测了上述145名受试者的胃液中促炎细胞因子脂多糖(LPS)的浓度,发现BRG组和GC组的LPS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微生物群的变化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由于LPS是在某些种类的细菌的外膜中产生和发现的,研究人员应用基因测序等技术,证实了BRG组和CG组的胃液中产生LPS的细菌明显比对照组丰富.在这些产生脂多糖的细菌中,一种叫做黑素原黑杆菌的细菌相对丰度最高。

从这些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胆汁反流引起胃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改变胃菌群,导致胃炎和胃癌的发生。

通过一系列小鼠体内外实验验证了这一假设,证实了应用TDCA和LPS可促进胃上皮细胞增殖,诱导胃炎症。细胞和分子分析显示,黑素原黑杆菌通过激活IL-6/JAK1/STAT3通路促进小鼠胃炎症,这是细胞内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链,参与免疫、细胞分裂、细胞死亡和肿瘤形成等过程。

隐丹参酮作为潜在的药物制剂

在揭示了胆汁反流诱发胃癌的机制后,研究者转而探索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他们重点研究了隐丹参酮,这是从丹参根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生物活性化合物,是一种促进血液循环、具有抗炎作用的中草药。隐丹参酮也被认为是细胞中STAT3信号通路的抑制剂。

研究人员用手术建立的胆汁反流小鼠模型测试隐丹参酮的效果。在一组没有应用隐丹参酮的8只小鼠中,3只小鼠在手术50周后出现了胃损伤。然而,在另一组注射隐丹参酮的6只小鼠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胃损伤。结果表明,隐丹参酮可抑制TDCA和LPS激活IL-6/JAK1/STAT3通路的作用。

根据研究结果,隐丹参酮是一种潜在的预防和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癌的中药制剂。它为针对胆汁反流诱导胃癌新发现的机制开发药物提供了一种替代策略。”


进一步探索

某些胃细菌菌株有助于胃癌的发生

更多信息:王淑丽等,胆汁酸-微生物相互作用促进胃癌发生,先进的科学(2022)。DOI: 10.1002 / advs.202200263
期刊信息: 先进的科学

所提供的香港浸会大学
引用:丹参提取物是胆汁反流引起的胃癌的潜在预防剂(2022年,10月25日),2022年10月27日从//www.puressens.com/news/2022-10-salvia-miltiorrhiza-potential-agent-gastric.html检索
本文件受版权保护。除用于个人学习或研究的公平交易外,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任何部分。内容仅供参考之用。
57股票

反馈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