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研究模型以了解为什么某些癌症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化疗的耐药性可能是癌症患者所收到的最坏的消息。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的两名研究人员正在坚定地研究为什么某些肿瘤最终会对常见的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产生耐受性,希望能够确定可以操纵的特定基因,从而使治疗尽可能有效。

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生物科学教授Hannah和Stephen Alexander与贝勒医学院教授Gad Shaulsky和Adam Kuspa合作,证明了一种名为“Dictyostelium discoideum”的模式生物对于研究顺铂药物敏感性机制是有用的。

盘基网柄菌细胞与人类细胞共享许多基因和生物化学——一个人类细胞中有3万多个基因,而盘基网柄菌细胞中只有1.5万个基因——这简化了分离和研究特定基因的过程。目前的研究确定了400个有潜力用于改善顺铂治疗的基因。

“最基本的问题是,很多类型的癌症都是用顺铂治疗的,”Stephen Alexander说。“在某些情况下,它是最好的药物,在某些情况下,它是唯一的药物。然而,许多癌症要么对它有耐药性,要么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耐药性。在开发治疗癌症的新药方面,人们做了很多工作,但目前还没有很多新药上市。既然顺铂是有效的,而且已经被批准了,为什么不尝试让它更好呢?”

在八年多的研究中,亚历山大夫妇研究了肿瘤对顺铂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以及如果有的话,可以使用什么生化途径来提高药物的效率。他们鉴定出鞘脂代谢基因是顺铂治疗后肿瘤细胞存活或死亡的关键。目前与贝勒大学团队的合作极大地扩展了这些研究。

Shaulsky和Kuspa开发了微阵列技术,以确定盘状盘基网柄菌的基因表达模式,并检测处理的效果。这组研究人员一起着手寻找对顺铂的全球反应,以及鞘脂代谢中对顺铂耐药的突变体如何影响这种反应。该研究证实,耐药性的原因不是简单的细胞不吸收药物或药物被中和,而是一组特定的基因对治疗有独特的反应。找到利用这些基因增加对顺铂敏感性的方法可能会导致更有效的治疗。

斯蒂芬·亚历山大说:“我们利用遗传学来寻找相关的基因,我们发现了几个完全新颖的途径,以前没人认为它们与此有关。”“最终,我们正在寻找一种使顺铂更有效的方法,我们的想法是找出细胞中发生了什么,决定细胞是否敏感,并促进某些途径使其更好。”

资料来源:密苏里大学

引用研究人员研究模型以了解为什么某些癌症对药物产生耐药性(2007,9月21日),检索到2022年12月22日从//www.puressens.com/news/2007-09-cancers-resistant-drugs.html
这份文件受版权保护。除为私人学习或研究目的而进行的公平交易外,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任何部分。内容仅供参考之用。

进一步探索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砍刀技术来切割癌症基因组并研究拷贝数的变化

股票

对编辑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