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乳糜泻风险与非编码RNA之间的联系

研究发现乳糜泻风险与非编码RNA之间的联系
显微照片显示在无谷蛋白饮食的个体中lnc13 RNA的表达。图片来源:Sankar Ghosh博士实验室/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

研究人员已经在一种非编码RNA中发现了一种常见的变异,这种变异可能导致乳糜泻患者发生肠道炎症。研究结果指出,在具有乳糜泻风险基因的人群中,可能存在一种新的患病风险因素。

这项研究今天发表在科学

乳糜泻是一种自身免疫消化障碍,在这种疾病中,基因易感的个体会对麸质产生免疫反应,麸质是谷物、小麦、黑麦和大麦中的一种蛋白质。据估计,40%的人口具有与但只有1%的携带这些基因的人会继续发育在摄入谷蛋白后,损害——这种疾病的标志。

“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只有一小部分人患有彼得·格林医学博士说,他是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CUMC)的菲利斯和伊万·塞登伯格医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乳糜泻中心主任和该研究的合著者。“只有通过翻译科学家的辛勤工作,我们才能开始发现引发乳糜泻症状的机制。”

最近,研究人员关注非编码RNA(我们基因组中不编码蛋白质生产的部分)调节各种生物过程的能力。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包含超过200个核苷酸,被认为通过与其他RNA、DNA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在自身免疫疾病和癌症中发挥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lncRNA基因的变化是否会像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变化一样,使人们面临罹患复杂疾病的风险。

研究发现乳糜泻风险与非编码RNA之间的联系
新诊断的乳糜泻患者的小肠活检染色显微照片显示明显的结构扭曲,包括绒毛全萎缩、隐窝增生和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图片来源:Sankar Ghosh博士实验室/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

通过各种实验,研究人员证明了lnc13通过与一个共同的蛋白质家族结合,抑制了腹腔相关基因的表达。lnc13的腹腔相关变体与这些蛋白结合不良,导致炎症表达增加.研究人员随后发现,患有乳糜泻的患者肠道中lnc13的水平异常低,这表明该基因的下调可能导致了乳糜泻中的炎症。

“这些发现为我们了解乳糜泻是如何发展的增加了重要细节,”桑卡尔·高希博士说,他是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Silverstein和Hutt家族教授,CUMC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主任,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鉴于大多数人食用这些谷物,了解让某些人患乳糜泻风险更大的因素将产生广泛的影响。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希望调查导致lnc13抑制的因素,这可能会导致以前能够耐受麸质的人患上乳糜泻。”

资料来源: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
更多信息:"一种与乳糜泻易感性有关的长链非编码RNA "科学DOI: 10.1126 / science.aad0467
期刊信息: 科学

引用:研究发现乳糜泻风险与一种非编码RNA(2016年3月31日)之间的联系(2022年11月8日从//www.puressens.com/news/2016-03-link-celiac-disease-noncoding-rna.html检索)
本文件受版权保护。除用于个人学习或研究的公平交易外,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任何部分。内容仅供参考之用。

进一步探索

非面筋蛋白被确定为乳糜泻患者对小麦免疫反应的靶点

954股票

反馈给编辑